数字赋能

  • 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职业发展与转型——以外卖骑手为例

    王春璇;王星;

    数字经济塑造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已经成长为我国劳动群体的重要力量,其劳动过程与职业发展方向持续受到数字技术的影响和形塑。选取外卖骑手作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代表,研究发现:外卖骑手具有高职业流动性,长在线工作时长,以及薪资水平明显分化的就业特征,其职业技能涉及社会适应性技能、行业通适性技能和岗位专用性技能三大层次。外卖骑手有在网约配送行业内部实现等级提升、通过职务晋升和内部转岗实现工作转型以及转业至其他工作领域的三条职业发展路径,但是在路径搭建的过程中均面临着现实困境。新就业形态劳动者长久的职业发展需要有更多的政策支持与制度保障。

    2024年01期 v.23;No.116 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5K]
  • 数字化平台如何助推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来自德国的经验与启示

    黄巨臣;霍胜君;

    从德国职业教育数字化平台建设的多重动因入手,结合具体的国家平台案例分析其在助推人才培养方面的做法与特色,包括学生主体的目标定位、打破界限的业务内容和政府监督的组织保障。进而结合我国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实际情况,提出应构建数字化职业教育学习新范式,开发多样性职业教育教学新内容和打造国家级职业教育管理新路径,培养敬业乐群,知技并重的人才,保持在全球竞争中的有利地位。

    2024年01期 v.23;No.116 10-15+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7K]
  • 欧洲劳动力数字技能提升战略:动因、困境与着力向度

    李怡璇;

    欧盟委员会宣布2023年为“欧洲技能年”,以探讨解决欧洲劳动力技能短缺问题,尤其聚焦于数字技能领域。结合欧洲多份报告,探索得出欧洲劳动力数字技能提升的现实动因为:未来竞争的关键因素、绿色转型的必要条件、高就业率的重要前提三方面,但数字技能错配情况、数字技能分层问题、数字技能偏见导向使其发展陷入困顿。根据欧洲发展方向,总结数字技能提升的着力向度分别为:发展自主有趣高薪的工作、进行实用有益高效的培训、保证工人的托底稳定与发展。

    2024年01期 v.23;No.116 16-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0K]
  • 数字赋能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表征及其实现路径

    王露;

    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探索数字技术赋能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路径具有时代意义。因而在厘清教育数字化转型与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及内在逻辑,澄清数字赋能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教育迭代融合、数字赋能、绿色生态、公平优质等现实表征的基础上,针对当前数字赋能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中的现实困境,提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功能与内涵共生、技术与理性并重、绿色与发展兼顾、整合与重构融合的实现路径。

    2024年01期 v.23;No.116 24-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9K]

教师与学生

  • 高等职业院校科教融汇协同育人的历史考察、现状调查与推进策略

    郭广军;李昱;黎梅;刘亚琴;

    高等职业院校科教融汇协同育人是实现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科教融汇协同育人的内涵要旨是发挥学校、企业和科研机构等多元主体协同效应,实现专业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服务的深度融合、一体推进、相互促进、协同发展,全面提升高等职业院校创新型、复合型、发展型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自主培养能力。调查显示当前高等职业院校科教融汇协同育人的评价体系、投入保障、环境条件、体系结构、机制举措等比较薄弱,要着力健全完善高等职业院校科教融汇协同育人的政策举措、长效机制和关键路径。

    2024年01期 v.23;No.116 30-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9K]
  • “榜样精神”团体辅导提升高职生心理弹性的实证研究

    杨琳;黄靖婷;

    采用实证研究考察“榜样精神”团体辅导对高职生心理弹性的提升效果。选取30名高职生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实验组实施10次“榜样精神”团体辅导,对控制组不进行任何干预。在团体辅导的前期、中期、后期,采用心理弹性量表对两组学生进行测量。结果显示:团体辅导能显著提升高职生的心理弹性。这一结果说明,融入榜样精神教育内涵的团体辅导能够切实提升高职生的心理弹性,帮助高职生养成积极心理品质,可为高职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参考与借鉴。

    2024年01期 v.23;No.116 37-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2K]

课程与教学

  • 高职课堂教学互动行为模式与知识建构研究

    吴华君;

    基于高职课堂教学互动行为分析框架,对20门高职优质课程编码分析,借助滞后序列分析、相关分析和描述统计归纳高职课堂教学互动行为模式与课程知识建构特征,发现高职课堂主要存在讲解4种教学互动行为模式及15种互动结构,高职课堂教学中讲解示范模式和问答—反馈模式较多,促进元认知和高阶思维发展的协作—讨论模式较少。课堂知识建构方面,记忆型问题和理解型问题促进学生回顾旧知、强化知识结构,生成型问题和评价型问题有助于课程知识的深度理解、系统建构与应用迁移,通过教学反馈调整学生认知策略、激发课程参与;问题类型显著影响学生思维能力发展,但高职课堂仍以认知理解型问题为主,对促进学生知识建构与应用迁移的生成型问题与评价型问题较少,教师提问及反馈引发的教学互动对学生知识建构有促进作用。未来高职课堂应重点基于融合式教学设计重构高职课堂教学互动,优化课堂教学互动策略促进师生协同知识建构。

    2024年01期 v.23;No.116 42-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1K]
  • 差异化混合教学模式对学生学习投入的影响

    程煦;

    差异化混合教学模式应以提高学生学习投入为目标,基于了解个体间差异、尊重自主性选择、关注动态式发展、提供支持性环境四项原则,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四个要素进行设计与构建。为验证差异化混合教学模式的教学质量,在105名学生内开展了为期一学年的实证研究。研究得知,差异化混合教学模式下:1.学生的学习投入程度得到了显著提升;2.高投入组人数明显上升;3.奉献维度的单项平均值最高;4.学生认为学习很有价值和意义。

    2024年01期 v.23;No.116 51-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2K]

专题·职业本科

  • 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政策变迁、现实问题与行动路径

    虞凯;何超萍;

    本科层次职业教育政策文件的出台,有效推动了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的实施及进程。通过对政策文本研究可知,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大致经历了探索发展、试点实施、稳步推进三个阶段。试点过程中尚存在内涵和定位认识不清、实施主体尚未明确、师资力量薄弱、规模体量偏小、专业开设整体布局欠规划等问题。由此提出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发展的路径为:支持高职院校作为发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主渠道,明确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类型定位,加强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专业课程建设,强化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2024年01期 v.23;No.116 59-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1K]
  • 职业本科学校实践教学体系:构建逻辑、现实困境及实施路径

    王子飞;

    实践教学体系作为职业本科学校教育教学重要组成部分,是职业本科学校彰显类型教育、培养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的关键。基于职业本科学校实践教学的内涵和特征,分析了职业本科学校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逻辑,梳理了当前职业本科学校实践教学体系在目标定位、课程设置、师资队伍建设、考评机制和实践资源建设等方面存在的现实困境。针对当前职业本科学校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现实困境,从厘清目标定位、重构实践课程体系、强化师资实践导向、优化考评机制四方面构建了职业本科学校实践教学体系实施的路径。

    2024年01期 v.23;No.116 66-72+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4K]
  • 职业本科学校校企合作育人项目风险识别与对策研究

    牛永伟;

    为系统性识别职业本科学校校企合作育人项目中存在的风险因素及其影响机理并提出应对策略,提升职业本科学校就业质量和企业绩效,促进职业本科学校与企业合作育人项目的推进。本研究基于产教融合背景,以职业本科学校为研究主体,采用DEMATEL-ISM方法,对风险因素间相互影响关系以及对项目总体影响强度进行了分析,计算了风险因素的中心度和原因度,构建了多层次解释结构模型,划分了风险因素的影响层次,明确了各层次间的风险传递路径,可为有效管控校企育人项目风险提供决策参考。

    2024年01期 v.23;No.116 73-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7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