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与评价

  • 新质生产力视域下我国西部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度测算研究

    牟向伟;李开文;唐瑗彬;

    西部地区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其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的耦合发展对培育新质生产力具有关键支撑作用。通过分析新质生产力发展背景下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机理,根据西部12个省份2018—2022年省级面板数据,采用熵值法综合评价模型测算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的综合权重,构建了职业教育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测度评价指标体系。运用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模型测算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的耦合发展情况,使用典型相关模型探究西部地区职业教育体系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西部职业教育和区域经济的发展皆呈现上升态势,两者耦合度指数高于耦合协调指数且呈现明显空间分布特征和省际差异,其中,教育结构和创新驱动为主要影响因素。由此提出:完善西部特色省域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加快培育和形成新质生产力;聚焦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核心要素,精准培育新质生产力所需人才;打造西部区域职业教育集群化空间布局,合力推动新质生产力高速发展。

    2025年05期 v.24;No.126 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8K]
  • 高质量发展视角下高职院校服务提升型教师绩效评价机制构建:理论、困境与路径

    李科;曾小波;

    基于管理心理学理论和目标管理理论,阐明高职院校服务提升型教师绩效评价模式具有交互性、发展性和服务性的理论内涵;分析传统的教师绩效评价存在评价理念滞后、内容不全面、方法程式化、流程不闭环、逻辑单行等不足,提出通过转变评价观念、拓展评价内容、优化评价方法、完善评价程序和开展“工坊式”培训服务等路径,以构建服务提升型教师绩效评价模式。

    2025年05期 v.24;No.126 12-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 数智技术赋能职业教育评价高质量发展:作用机理、现实壁垒与实践进路

    黄蓓蓓;陈嘉琪;

    数智技术赋能职业教育评价是教育现代化转型的关键议题。在政策推力与产业升级需求下,职业教育评价体系亟需突破传统经验型范式,朝着多元化、全面化、精确性和适应性趋势发展。数智技术在促进评价主体多元协同治理,捕获评价客体职业发展轨迹,提升教育评价标准测评粒度,实现评价方式智能沉浸诊断上发挥关键作用,但技术赋能仍面临主体协同梗阻、客体识别薄弱、标准运行异化、方式智能有限等现实壁垒。据此,提出以数字素养教育为基,推动政校企社联合治理;以采集技术升级为要,促进合乎伦理算法开发;以育人价值回归为核,优化敏捷迭代标准构建;以干预功能设计为本,实现人机协同精准发展。实现评价体系从工具理性向价值理性跃升的实践进路,为破解职业教育评价数字化转型的多维张力提供理论框架,对构建适应数字时代的高质量教育评价体系提供启示,助力职业教育评价在数字化转型中实现高质量发展。

    2025年05期 v.24;No.126 18-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7K]
  •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视域下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发展支持体系建设的价值、困囿与路向

    付清;段志勇;曹庆云;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发展的优质教育资源供给不足与教师自身日益增长的发展需求之间矛盾日益突出。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发展支持体系建设,既是当前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有效路径,又是推进我国职业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抓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视域下,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发展支持体系所涉及的价值与要素出发,破解当前教师专业发展支持体系建设的现实困囿需要做好如下工作:厘清多元主体权责边界,赋能教师专业发展的自主权利;化解教育产能过剩,提升教师专业发展的供给效能;引领机制创新改革,保障教师专业发展的供给质量,从而促进高职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2025年05期 v.24;No.126 26-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K]

产教科融合

  • 我国高等职业院校科教融汇的形态生成与生态构建

    杨慧;

    科教融汇作为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的突破口,成为高等职业院校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形态作为科教融汇系统内在结构与形式的统一表达,基于多案例研究发现其生成经历初发期、发展期和稳定期,结构呈现出从网络关系构建、聚焦到拓展的变化,形式展现出从科技与职业教育信息对接、科技要素流入职业院校到科技要素与教学要素有机融合的变化。这一过程揭示了基础场域是前提条件、技术研发能力是核心载体、信息转化能力是直接表现和制度文化是重要保障的科教融汇内在逻辑。形成高质量的科教融汇系统,重点需要从夯实科教融汇基础场域、优化科教融汇协同网络和加强制度创新方面构建与之匹配的运行生态环境。

    2025年05期 v.24;No.126 33-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0K]
  • 区域产教融合对高职生本地就业选择的影响因素及其组态分析

    刘司可;

    采用近年来被引入大学生就业研究的定性比较分析方法,选取中国内地31个省份高职生本地就业样本和5个条件变量,对经济总量、主导产业、学生规模、校企合作与政策保障因素在产教融合影响高职生本地就业过程中所起的作用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产教融合对高职生本地就业的影响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单一因素不能产生决定性影响。高职生本地就业状况良好存在4条组态路径,即校企合作推动下的特色产业激励型、技能培育支持下的人才供需适配型、政策保障吸引下的技能社会发展型、职业教育引导下的政策市场双驱型。存在2条引致高职生本地就业状况欠佳的路径,即就业信心不足型与政策保障缺失型,且与高职生本地就业状况良好路径之间存在非对称关系。各地在吸引高职生本地就业时应注重因地制宜,通过产教融合要素条件的合理搭配,形成适宜本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就业策略。

    2025年05期 v.24;No.126 41-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0K]
  • 产教融合视角下智能制造领域现场工程师培养路径研究

    苏耀添;王科;白景元;

    在科技革命和新型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的背景下,面向先进制造业及战略性新兴产业培养高素质现场工程师,已成为职业教育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核心任务与现实诉求。面对智能化、数字化等新应用场景的迅速演进,当前现场工程师核心能力的培育在人才规模与结构配置、教育理念与方法创新、能力层级与效率提升等方面仍面临诸多挑战。作为职业教育内在属性的产教融合,构成提升现场工程师核心素养的关键途径。为此,应系统建立“需求牵引—分层响应”的人才培养体系,深化“虚实结合-双师赋能”的教学模式,构建“共赢共享—生态联动”的产教融合协作体系,推动智能制造领域现场工程师的全链条、高质量培养落地实施。

    2025年05期 v.24;No.126 52-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K]
  • 三螺旋视域下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机制建构的基本框架、实践反思与路径探索

    孙语优;李峻;

    深化产教融合既是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抓手,也是促进校企协同育人机制创新的核心枢纽,对构建现代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具有基础性、引领性作用。基于三螺旋理论,我国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实践在螺旋互动层面存在制度缺位与机制虚化的结构性矛盾,在政校企协同层面存在利益分化与师资困局的机制性障碍,在监测与反馈层面存在评价失真与闭环断裂的系统性缺位困境。为化解现有困局,需要在政策扶持方面,以生态主义为中心,完善产教融合动态保障机制;在利益共融方面,以层次化课程体系为纽带,塑造共生共享的产教利益共同体;在评价驱动方面,以螺旋上升为目标,完善动态监测与反馈机制,实质性推进产教深度融合,实现教育链与产业链的精准对接。

    2025年05期 v.24;No.126 59-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K]

课程与教学

  • 大语言模型生成的高职英语阅读材料质量对比研究

    黄英;

    通过对比分析主流大语言模型生成的高职英语阅读材料质量,发现所有模型在语言合理性、语篇可读性和课程标准适配性等维度上总体表现优良。其中,Deep Seek在语言合理性和语篇可读性等维度上表现尤佳,甚至超越Chat GPT。然而,在可读性的精准度和伦理规范遵循方面,现有大语言模型仍有提升空间。据此建议高职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优选综合表现突出的大语言模型作为技术支撑;构建“人机协作”的智能教学资源开发体系;提升教师自身数字素养以严把材料质量关。

    2025年05期 v.24;No.126 66-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2K]
  • 数字劳动背景下职业教育“金课”建设的价值意蕴、现实困境与推进策略

    徐晨阳;

    数字经济的发展,数字劳动作为一种新的劳动形态,对专业数字技能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打造“金课”成为促进数字劳动与职业教育融合发展、满足职业院校学生数字劳动就业需求的重要举措。因此,有必要理清“数字劳动”的概念与表现形式,并论证职业教育“金课”除了“两性一度”的基本属性,还应增加职业性、技能性、实践性和趣味性等元素;明确数字劳动对职业教育“金课”建设的启示,针对职业教育课程建设外部支持薄弱、课程标准有待完善和更新、课程体系“数字元素”嵌入不足等现实问题,提出“金课”建设要从“独木难支”到“数字联盟”、从“课程愿景”到“生动勾勒”、从“学科封闭”到“数字嵌入”、从“局外人”到“创生者”的推进策略。

    2025年05期 v.24;No.126 75-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K]

  • 《高等职业教育探索》征稿启事

    <正>《高等职业教育探索》(双月刊)是国家首批示范性高职院校广州职业技术大学主办、国内外公开出版发行的职业教育类学术期刊,国内统一刊号CN 44-1726/G4,国际标准刊号ISSN 2096-272X。本刊立足高职教育领域,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本着跟踪国内外动态、鼓励学术争鸣、服务教育实践的办刊主旨,为广大高职教育研究者和实践者提供开放的学术平台。

    2025年05期 v.24;No.126 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1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