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职业本科

  • 我国新升格职业本科教学质量治理的困境与进路

    陆宇正;

    由于有限理性的视野遮蔽,我国新升格职业本科存在沿袭高职专科教学质量管理的情况,由此易引发教学质量治理面临“技能内锁”的制度惯性、“权威下潜”的权力失衡以及“前后两移”的定位偏转等现实困境。在公共理性视野指引下,职业本科教学质量治理呈现出三个方面的进阶逻辑:即设置目标统一的初始定位,理顺主体协调的行动轨迹,探寻制度支撑的旨归终点。面向未来的实践路径,职业本科需要对齐利益点,实现教学质量治理全过程治理;组建联合体,形成教学质量治理互动框架;完善制度链,促进教学质量治理的体制机制支持。

    2025年04期 v.24;No.125 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 新质生产力视域下职业本科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逻辑与路径

    杨书燕;游遨;周坤;

    职业本科教育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人才供给载体。研究基于新质生产力发展需求,系统解析职业本科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内在逻辑与现实困境,针对当前存在的顶层设计缺位、教学体系滞后、师资结构失衡和评价机制单一等问题,从优化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产教融合实践教学体系、打造高水平创新型师资队伍以及完善创新创业教育评价体系四个方面提出提升职业本科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实践路径。

    2025年04期 v.24;No.125 7-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K]
  • 职业技术大学教师的学者角色、治学状态及其保障

    余庆兰;方泽强;何燕君;

    随着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深化,一批职业专科院校升格为职业技术大学成为可预见的趋势。在此背景下,职业技术大学教师是否学者成为重要的理论和现实问题。研究发现,大学组织的性质和大学教师的独有特征决定职业技术大学教师必须成为学者。该类学者治学的层阶是高深学问,类型主要是实践性知识,任务是传承和创新知识,与普通大学教师的学者角色既有相同,也有区别。当前,有些教师对高深学问有所欠缺,对实践性知识有短板以及对创新知识有惰性。为根治此类现象,政府、学校和社会需采取有效行动。

    2025年04期 v.24;No.125 16-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理论与政策

  • 中国式职业教育现代化:核心内涵、本质特征与实践进路

    刘丹;

    职业教育是一种教育类型,具有自身独特的现代化特征。具体而言,是人的现代化、体系的现代化、内容的现代化、治理的现代化、制度的现代化。目前,我国职业教育还面临一系列现实困境,阻碍着现代化进程的速度。如职业教育社会吸引力不足、职业教育体系结构有待完善、职业教育“普教化”趋势明显、校企合作不深入、区域间职业教育发展不平衡等问题。为实现中国式职业教育现代化,应以人的现代化为基本遵循,增强职业教育社会吸引力;以体系的现代化为主要抓手,凸显职业教育类型化特色;以内容的现代化为关键依托,保障职业教育办学质量;以治理的现代化为现实追求,提升职业教育治理能力;以制度的现代化为根本保障,提高职业教育国际竞争力。以此迎来高质量的职业教育,培养更多能工巧匠、大国工匠。

    2025年04期 v.24;No.125 23-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K]
  • 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质量授权评价体系构建与实践路径研究

    余泽禹;卫小龙;

    为提升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质量评价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基于第四代评价理论、建构主义理论和组织学习理论构建授权评价体系,强调全程参与、民主透明、协商讨论和制度化发展的基本原则,通过利益相关者共同融入评价过程,从评价准备到实施反馈,全程保障评价的合理性和认同感。采用典型试验法,选取湖北、新疆、北京三个地区的职业院校作为样本实施授权评价,并对评价过程进行元评价以检验其实施效果,证实授权评价作为一种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质量保障体系,能够有效满足多元利益相关方的价值需求。

    2025年04期 v.24;No.125 32-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K]

数字赋能

  • 职业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数智生态治理范式:逻辑、困囿与突破

    钱小龙;宋子昀;祁明星;

    职业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是推动个人价值实现、促进教育公平、筑牢我国现代化建设根基的重要路径之一。在数字治理理论、创新扩散理论、信息生态理论和新公共服务理论的指引以及数智技术的赋能下,可以构建职业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数智生态治理范式,其包括治理主体层面的参与协同性、治理手段层面的技术智能性、治理资源层面的供给持续性以及治理过程层面的服务可及性四大核心要素。基于上述要素,我国职业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中的参与主体遭遇“协同梗阻”挑战,技术应用暴露“素养鸿沟”弊端,供给资源面临“区域断层”难题,服务开展存在“需求漠视”隐患。为纾解上述现实困囿,借鉴广东省在职业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方面的实践探索,我国可以从明晰多元主体的权责边界与制定教育数据管理规范、设计结对帮扶的分层课程与创新数字素养培训模式、建立一体联通的共享机制与优化区域资源调配策略、开发需求导向的治理工具与打造精准教育服务流程方面寻求突破路径,以期推动职业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实现。

    2025年04期 v.24;No.125 40-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1K]
  • 人工智能时代培养全面发展之人:可为、难为、何为?

    欧阳丽;

    在人工智能深度重构社会运行逻辑的时代浪潮中,教育领域正经历深刻的范式变革。以ChatGPT为代表的人工智能系统,凭借其强大的自然语言处理、知识图谱构建与个性化服务能力,为培育全面发展的人才带来全新机遇。然而,这一变革也伴随诸多风险与挑战:技术理性对主体意识的深层侵蚀、算法霸权引发的思维异化困局以及媒介技术导致的情感异化危机,都在冲击着传统的教育理念与实践。为此,亟需构建人机协同的具身认知教育范式,重塑教育主体性;搭建跨域协同的认知生态体系,突破信息茧房的桎梏;打造情感计算与人文关怀相融合的育人模式,重塑学习者的情感能力,以此回应人工智能时代对培育全面发展人才的时代诉求。

    2025年04期 v.24;No.125 49-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 AIGC技术驱动下职业院校课程数智化的结构变革与建设路径

    田颖;

    随着AIGC技术不断演进,职业院校课程建设正迎来课程数智化转型的关键阶段。以结构变革与建设路径为核心,探讨AIGC技术在职业院校课程建设中的介入方式与结构作用。归纳其在AIGC技术驱动下师生关系、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与评价机制四个关键要素的结构性变革特征。在此基础上,构建涵盖多元参与、资源融合与智能评价的协同建设路径,提出“课前—课中—课后”三阶段数智化实施流程,以推进课程数智化的整体优化,服务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2025年04期 v.24;No.125 55-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5K]

职教与社会

  • 长江经济带高等职业教育与共同富裕耦合协调效应与机制分析

    侯锐;梁红梅;

    高等职业教育为共同富裕提供人才和创新服务,共同富裕又为职业教育提供高质量发展土壤与保障,两者协调发展,共同促进了社会进步。通过构建针对高等职业教育与共同富裕发展水平的评价体系,利用长江经济带2015—2022年省(直辖市)际面板数据,测量两者耦合协调度,并对高等职业教育促进共同富裕进行了中介与调节效应机制分析。结果表明:样本期内,长江经济带高等职业教育与共同富裕耦合协调度不断上升,但各地区上升幅度存在明显差距。高职教育发展对共同富裕有显著推动作用,并可通过推动城镇化影响共同富裕,数字经济的发展在这一过程中起到了显著的调节效应。综上,应建立两者协调发展机制,实现共生互助发展业态,高等职业教育应深化产教融合,主动适配产业布局,积极赋能城镇化并进行数字化改造。

    2025年04期 v.24;No.125 62-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8K]
  • 职业院校助力乡村治理效能提升的创新路径研究

    张立衡;

    职业教育助推乡村社会发展在现实中面临三种困境:制度性障碍割裂了政策目标与执行路径、结构性矛盾导致供需错配、技术性困境加剧治理效能衰减。推进乡村振兴必须秉持系统性、融合性与在地化思维,通过结构耦合、功能耦合与动态耦合构筑的多层次协同网络深化“校地行企社”合作机制,通过组织重构推进治理结构扁平化消弭制度摩擦,通过立法保障与财政机制的重构实现政策悬浮向精准适配的转变,以功能补位激活各主体加速乡村人力资本积淀和产业数字化转型,最终实现职业院校与乡村社会的协同发展。

    2025年04期 v.24;No.125 73-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K]

  • 《高等职业教育探索》2025年选题与组稿重点

    <正>~~

    2025年04期 v.24;No.125 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0K]
  • 《高等职业教育探索》征稿启事

    <正>《高等职业教育探索》(双月刊)是国家首批示范性高职院校广州职业技术大学主办、国内外公开出版发行的职业教育类学术期刊,国内统一刊号CN 44-1726/G4,国际标准刊号ISSN 2096-272X。本刊立足高职教育领域,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本着跟踪国内外动态、鼓励学术争鸣、服务教育实践的办刊主旨,为广大高职教育研究者和实践者提供开放的学术平台。一、征稿对象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的教师、研究人员、管理人员及硕博士研究生,社会各界关心高职教育发展和改革的人士。二、主要栏目理论与政策、发展与评价、课程与教学、教师与学生、职教与社会、国际与比较、院校治理、数字赋能、产教科融合等。同时,根据学界研究的重点、热点和作者来稿情况组织专题栏目。

    2025年04期 v.24;No.125 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4K]
  • 下载本期数据